关于中国经济的常见误解,转自网络:
过去几周,我不断听到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广泛误解。这些说法被许多人视为不争的事实,但实际上存在重大缺陷。以下是三个最常见的误解及其经不起推敲的原因:
- “永远不要与中国对赌”
这一口号因中国多年来的快速增长而流行,认为任何与中国对赌的人注定会失败。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既然过去质疑中国的人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今天的质疑者也必然是错的。
这种逻辑站不住脚。它假定过去可以决定未来,而忽视了中国经济、政治和全球环境的根本变化。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低垂的果实、人口红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与中国对赌是一回事。而如今,当这些顺风因素变成逆风时,对中国经济的评估已完全不同。认为历史会沿直线前进是对现实的无知。
- “新兴产业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新三样”——电动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板的崛起,常被作为中国创新能力和维持强劲增长的证明。这些产业的确展现了惊人的增长,但它们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小,仅占GDP的不到10%。
与此同时,大环境却显得更加严峻:中国经济的三大增长引擎中,投资和内需正处于萎缩状态。指望这些新兴行业能够弥补房地产结构性下滑及相关财富效应的损失,无异于痴人说梦。从数字上看,这根本无法成立。
- “只要中国政府推出一项大规模刺激计划就好了”
这一观点源于对中国2008-09年刺激计划的记忆,当时该计划成功使中国经济躲过全球金融危机。然而,今天的情况与当时已截然不同。
中国的增长模式——建立在不断投资、廉价劳动力和出口主导上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国内方面,中国的投资过剩、杠杆率过高,加上习近平回归毛时代中央集权的政策,使经济受到限制。国际方面,地缘政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中国曾享有的进入西方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的便利条件不再是理所当然。
从数据来看:中国占全球制造业约三分之一,占全球出口14%。相比之下,作为第二大制造业国的美国,全球制造业占比为16%,出口占比为7%。这种主导地位如今面临强大的阻力。随着全球需求疲软,以及西方国家积极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中国的制造业机器正在撞上墙壁。刺激计划或许能带来短期缓解,但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
结论
这些误解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令人感到安心。它们让观察者相信,中国的经济引擎会像过去几十年那样持续高速运转。但现实更加复杂,也更加令人警醒。中国的经济挑战是结构性和深层次的,简单化的叙述往往具有误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