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达成边境巡逻协议,日经中文网形容是中印和解迈出第一步,真是这样吗?
《纽约时报》援引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一名国家安全专家的话说,这项协议并不是重大进展,“中国用在原则上同意的做法来愚弄印度,按照中国通常的时间表,谈判具体的巡逻安排需要几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中国的意图是拖延。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Tanvi Madan早在今年7月就曾猜测说中印可能达成协议,但这是战术解冻,要说是战略转变还不可能。但即便是战术解冻也很困难,因为中印两国都不大容易改变其既定立场:印度的立场是border before broader,也就是说,解决边界问题要先于建立更广泛联系的问题;中国的立场是反过来的,broader before border,也就是说,边界问题並不是中印建立广泛联系的前提。
显然,中国的态度並不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搁置争议是中国政府的惯常做法。这是一种拖延战术,其目的是以拖待变,寻求有利时机。中国跟日本也曾搁置过岛屿争端,但一旦时机成熟,中国又会重新利用岛争制造政治压力。而且就中日关系历史来看,即使在岛争处于战术解冻状态之时,中国也没有放弃利用“灰色地带”策略制造小摩擦。
中共始终是一种斗争意识形态:在时机对我不利的时候,伺机寻求合作来回避斗争锋芒;在时机对我有利的时候,就主动挑起斗争来制造压力,趁机抢夺主动权,提高谈判筹码。
中日建交以来围绕反霸权条款的斗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个条款对于中国来说根本就没有实际价值,但中国方面态度极其强硬,故意把这项谈判打成多年拉锯战,来寻找有利时机,最终是以换取日本方面更多投资和援助来结束谈判。中国方面只松了一点点口子,而日本为此付出多年谈判成本,最终还是日本付出更大代价签下了这项条款。
日本方面回忆说,这项谈判的目的根本不是反霸权条款,而是中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求人办事的惯常做法。这样通过斗争换来的日本援助和投资,就不会显得中国有求于日本,而是变成了日本有求于中国:中国把求日本投资和援助变成了恩赐日本投资和援助中国。而这就是中共喜欢斗争的意识形态取得的效果。
Tanvi Madan指出,就算中印之间进行协议谈判,印度会采取“不信任,要核实”(don’t trust,verify)的务实态度对待中国,因为印度对中国能否遵守协议缺乏信任。
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几乎笼络了印度所有周边国家,其目的是加強中国在亚洲和印度洋事务的主导角色,这严重危及印度的国家发展战略。印度也不会调整其与中国的竞争和遏阻战略,而莫迪也没有要跟中国示弱的意思。
中国确实以投资和经济利益来利诱印度达成协议,但印度可不是太平洋岛国,给一点经济诱惑就会放弃抵抗。印度之所以出现战术性调整,很大程度上源于印度对高速发展窗口期的判断。
但是印度还需要高度警惕: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资本将来会不会变成经济胁迫印度的手段?我们看见,欧盟在中国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就跟中国的经济合作深度有关:跟中国经济合作越深的国家,越忌惮跟中国的对抗风险。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