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網發推之四十六
驚訝!
20日一早收到安娜私信,請我轉發《光傳媒》一篇重磅首發並作評論。這篇重磅首發是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任陶智(Piero A. Tozzi)的文章《未來中國論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五週年之反思:民主、人權、以及中國傳統》。
讀後,我只有兩個字:驚訝!而且是我身處政治逆境中的驚訝!我沒有想到美國的政治家對中共的極權制度和統治手段的認識已經達到如此深刻的程度。
一、
我當前處於什麼樣的政治逆境呢?
上週五,有司來訪,敲我前門,我聽不見,只好繞到樓後用棍子“噹”,“噹”,敲我後窗上的鐵柵欄,再加“呼喊”,我才知道他們來了。從8月26日起 ,不僅手機,就連我家用了75 年的座機都被切斷了。
因為家裡寬帶也被切斷,我不能看電視,就用珍貴的蹭網時間只看《人民日報》頭版,頭一天晚間《新聞聯播》的重要內容也就知曉了。20日《人民日報》頭版的消息有:“紀念孔子誕辰257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七屆會員大會“19日在京開幕,本屆會議的主題是“儒學:文明多樣性與現代化”。
翻看中國的近現代史,也包括對儒學鼻祖“孔家店”的砸爛與推崇的反復折騰。中共建制的75年更是用黨文化閹割和利用儒學。
西方政府與學者在幾十年裡用經濟、技術支持中國的發展,以期中國走上民主之路,結果是失敗。此後開始從中國傳統文化民本、天命、王朝輪替中,挖掘人權、民主——“超越時空,超越國家和階級,適用於全人類”的普世思想,以供中國人民擺脫黨文化的桎梏,挑戰極權制度的合法性。陶智則是代表人物之一。
二、
陶智是中國先秦文化頗有造詣的研究者,他在文章中 開宗名義就提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建國七十五周年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反思,在中國共產黨(以下簡稱「中國」)的領導下,中國是如何偏離規範的。不僅是偏離國際規範,也是中國歷史上已知的規範。”
他舉了“一反三正”四個例證,是對中國儒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典範。
(一)、嚴厲批評《中辦發〔2013〕9號》文件
該文件全稱是《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中共將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公民社會、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新聞自由、歷史虛無主義、質疑改革開放中的錯誤,統統打成反黨反社會主義顛覆國家政權的“錯誤思潮”。
該文件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何方總結為“七不講”,由姚監複接受當時德國之聲記者蘇雨桐採訪時,披露了“七不講“的7個標題。《九號文件》於我有切膚之痛,但不是此文要寫的內容。
《九號文件》是中共面對世界文明挖出的一條拒絕政治改革的鴻溝,也是胡溫之後全面封殺言論的詔書。鮑彤先生曾經對我講過:“《九號文件》就是‘治國綱領’。”
對《九號文件》的批判,貫穿於陶智的全文。
(二)、讚賞李克強的”人在做,天在看”
李克強2023年3月卸任之前,看望了國務院全體幹部和職工,在告別講話中,激情地呼出:”人在做,天在看”。 陶智文中用兩個大段落,讚揚李克強對這句中國民間諺語的引用。
陶文將李克強這句幾乎成為遺言的話,劃歸為“天命說”,呼應了一句中國的千古名言:“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出自《尚書·泰誓·中篇》,這恰恰也是習近平的一個用典。
陶智還將李克強的“天命說“與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章句十四)相聯繫。習近平2018年6月29日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引用了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這恰恰又是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對孟子這句“民本說”的解釋和評價。陶文論述了“統治人民是有條件的權利”,論述了“在中國傳統中推翻政府和君主是有正當性的。”這和中共教科書中宣揚過的“農民起義是歷史發展的動力”,有一定的契合性。
2021年2月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26萬字的《習近平用典》,可謂當今對儒學精華最華麗的包裝。但是實際卻是用類似《九號文件》的各類條款去治民,暴政已是今天中共政權合法性最大的危機。
(三)、讚揚《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 1947 年的憲法,也就是臺灣現行的憲法。除了納入民主憲政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之外,還增加了考試院和監察院,是五權分立的模式。
這個模式源於孫中山的憲法構思。孫中山吸取了中國傳統用人唯才的科舉制度和“文死諫”的監察制度,都是對皇權的制約。使得 “皇帝的權力不是絕對的“,”淪陷至暴政的絕對主義者會被推翻”這些傳統的“民權”思想融入憲法。
正是這部憲法,保障了台灣人民1996 年拿到選票。
(四)儒學早已寫入世界人權
陶智在文中做了這樣的問答:“有人可能會爭論儒家思想,是否類似于西方的自然法則理論,‘超越時空,超越國家和階級,適用於全人類’?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他講述了一個無可辯駁的事例。聯合國大會1948年12月10日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委員會的八人成員中,有一位是中國人——張彭春,他是中華民國的代表,也是召集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副主席。他把儒家思想對權利和義務的概念,引入了這個普世性的宣言。
【蘇曉康按】作了以下精彩的補充:張彭春建議把“仁”——“兩人同懷”或同情,放在宣言的結尾語中。 “應該強調人權方面,”張彭春說,“作為人類,他必須經常意識到他人,與自己生活同一社會中的其他人。”
所有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都會為此而感動。可悲的是十四億中國人在極權制度下,至今享受不到這個宣言保障的全部世界人權。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