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今日发文称BlackRock、JPMorgan、HSBC、Citigroup等外资巨头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这则报道明显违反直觉。
我们怀疑,这些巨头在华分支机构究竟是心口不一,还是在中国说中国话,在外国说真心话。
于是,我们进行了事实核查:
1. BlackRock 对中国市场真的有信心吗?
根据 Forexlive 9月17日转述,中国股市估值较低,BlackRock 更青睐发达市场股票,而不是新兴市场和中国。BlackRock 意识到中国市场消费疲软以及由人口老龄化和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结构性挑战,对中国市场持中立态度。就此而言,根本看不到《证券日报》宣传的信心。
据彭博社1月22日报道,BlackRock 曾寻求以7折贱卖其在上海的两栋写字楼,这两栋楼是2018年才购入的,其7折贱卖价格要低于2018年购入价格。
另一方面,根据《新闻周刊》今年5月22日报道,BlackRock 投资了近30家中国国防承包商的子公司,这些中国国防承包商是美国财政部禁止对象。BlackRock 设在美国以外的基金还持有14家被美国禁止的中国国防承包商公司股票。
从这些情况来看,BlackRock 跟中国政府有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关系。中国政府拉 BlackRock 给自己站台打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并不妨碍该公司在外国媒体上表达跟中国媒体报道完全不同的态度。至少就上面引述的情况看起来,BlackRock 不像对中国市场有信心的样子。
2. JPMorgan 对中国市场真的有信心吗?
据路透社9月5日报道,JPMorgan 放弃买入中国股票,理由是美国大选后可能存在爆发第二次关税战的风险,并对中国经济增长表示担忧。
JPMorgan 9月4日的一份报告将中国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并建议投资者增加对印度、墨西哥和沙特等国押宝。
在JPMorgan年中展望报告中,该公司只表达了对离岸中国市场持比较谨慎态度,丝毫看不到乐观或有信心的样子。
3. Citigroup 对中国市场真的有信心吗?
据路透社9月16日报道,Goldman Sachs 和 Citigroup 均已下调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测。
据彭博社9月11日报道,由 David Groman 领导的 Citigroup 策略师们建议远离欧洲市场上有中国敞口的股票。“我们尚不看好欧洲中国代理的疲软表现。中国的数据依然疲软,短期内不太可能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
从这些表现来看,Citigroup 也不像对中国市场很有信心的样子。
4. HSBC 对中国市场真的有信心吗?
据路透社1月22日报道,HSBC 集团主席 Mark Tucker 年初在与中国副主席韩正会面时,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但这种言论更像是场面话。
据彭博社2月21日报道,HSBC在一家中国银行持股遭受到30亿美元意外损失,导致 HSBC 股价暴跌,并使其曾创造纪录的2023年年度利润黯然失色。
尽管如此,今年6月 HSBC 在收购 Citigroup 在中国大陆的业务组合时,仍然对外表示对中国市场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HSBC 素来注重与中国政府的亲密关系,该集团7月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 Georges Elhedery 被认为是比其他任何银行都政治色彩更强的任命。
综合媒体报道资讯来看,HSBC 凭借其与中国政府的亲密关系确实取得了其他银行所没有的优势。根据《金融时报》7月2日报道,2023财年华尔街和欧洲银行下属的七家中国证券公司中有五家要么亏损,要么利润大幅度下降,只有 HSBC 在中国的分支机构逆势上扬,首次实现盈利。可见 HSBC 的成功並不真的是市场环境带来的,而是紧跟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带来的(鉴于 HSBC 在香港充当着类似央行的角色)。
总结:
从我们已核查的四家在华外资巨头来看,根本不存在中国媒体宣扬的信心大振的情况,但是 HSBC 利用其与香港和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确实取得了相当优势。即便如此,HSBC 的情况也并不代表市场真实前景,因为 HSBC 才说完对中国有信心就在中国遭遇一场滑铁卢。
综合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中国政府在提振市场的信心上仍然没有取得效果,尽管我们经常从中国官媒上看到喜报连连,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並沒有像中国宣传机器宣传那样信心满满。
市场信心问题依然是中国政府无法克服的难题,因为连结信心的是中国市场的结构性危机。这种危机与周期性危机爆发不同,一旦爆发出来就是长期性的,甚至难以根除。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