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交辞令废话连篇?
不管是在新闻报道,还是在正式外交场合,外交辞令给公众的印象总是陈词滥调、废话连篇。
两方外交官碰面,如果有一方突然不讲外交辞令了,开始用口语即兴发挥,另一方摸不着头脑就要冒冷汗了。虽然外交辞令听起来想打瞌睡,但是对方如果不这么说,你又该睡不着了。
外交辞令是遵循本国外交政策设计的模块化语言,基本上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套路。措辞上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引起对方国家揣测:你是脑子有病,还是计划有变?
两个外交官碰面,就算放狠话,也是按照既定语言模块来进行的。就像打麻将,你们俩用的不是同一幅麻将,将就打还是可以的,但是麻将夹象棋、夹扑克、夹桥牌就是乱弹琴。像杨洁篪2021年突然脱稿叽里呱啦训斥美国外交官16分钟,不但有失外交礼节,还可能引起外交冲突,关键是完全不留情面不符合职业外交官做法,显得非常不专业。
外交辞令的好处,除了向对方精确传达本国外交政策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掩饰外交官本人的取向性。因为外交官职责是传达政府外交政策,不是让你即兴发挥(这种情况很容易一不小心说错话),给两国关系造成动荡。你讲的每一个词都会被双方国家的政策分析师认真分析,你措辞上的细微变化会让对方怀疑你们国家是不是有态度转变或风向转变;对于你自己国家而言,你未经授权发表的言论如果碰巧违背本国外交政策宗旨,乃至有引起歧义和争端的可能性,那你日子大概不会很好过。
既然双方都是在背各自的模块化语言,那怎么显出你高人一头呢?这里的功夫其实不在台上,而是在台下:你只要做足了功课,可以预判对方会提到哪些问题、会怎么提,你就可以预备相应的语言模块来反击对方。
像杨洁篪那样脱稿暴走,一定是授权的结果。如果没有授权,一副肩膀上长再多脑袋也不够砍。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允许外交官临场发挥。有的外交官艺高人胆大,在模块化语言中间插入自己即兴发挥——这种即兴发挥一般不能插在关键表述上,而是在细枝末节的地方,目的是增加生动性和表达情感。这样漂亮话也讲了,双方听了都开心,回去也不会挨领导大耳刮子啪啪打。
苏联和共产主义兄弟国家还有在外交场合亲嘴的习惯,亲嘴和拥抱几下都是共产主义兄弟国家之间标准外交礼仪,你还不这样作不行。这也是一种模块化的语言,你不这么做就会让人怀疑。媒体流传最广的是苏联领导人跟东德领导人亲嘴镜头。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期间,一见到毛泽东就想亲亲抱抱举高高,结果毛泽东蹭一下躲开了,外界就迅速判断两国闹僵了。毛泽东亲惯了女秘书,不喜欢亲苏联酒鬼老头,但毛泽东也是要抱抱的。他以前就抱抱过赫鲁晓夫,周恩来还抱抱过胡志明。忽然不给抱抱了,国际社会立马就察觉到哪里不对劲了。
这些模块化的外交礼仪其实跟模块化的外交辞令是一回事。不同寻常的举动会透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