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散记”中对毛泽东的思考
叶群把林彪每天随手写的、闲聊说的、口述的文字称为“散记”,甚为重视,时常整理、追记。在林彪的“散记”里,有军国大事、生活琐事,也有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的思考。其中就有对毛泽东的思考。
一是,理论上“使人迷糊”。
林彪读过毛泽东《矛盾论》中的一段话“按照辩证唯物论 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之后,在一张散纸上写道:“辩(证法)之基(本)规(律)为联(系),而非动、质、矛。斯毛(指斯大林、毛泽东)未如此了解,他(以)为矛(盾)为基(本规律)。”
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林彪则认为:应该加上“感觉、概念、实验,单只实践仍得不到(正确)认识的”。
可以看出,林彪并不完全赞同毛泽东的一些理论观点。
二是,“自我崇拜”。
林彪在《学文化词典》一书“个人崇拜”词条旁边写道:“他自我崇拜,自己迷信,崇拜自己,功为己过为人。”
在林彪看来,毛泽东的“最大忧虑在表决时能占多数否”。
三是,“忌才”。
林彪认为艾思奇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但是毛泽东却不重用他。对此林彪写道:“艾之不起,乃因一号(指毛泽东)怕他影响超过自己之诡计也。才之害,忌才,故大智必愚。”
在毛泽东之下,不露才能,不出头,这是林彪的要领。所谓“不建言、不批评、不报坏消息”的“三不主义”也是为了避免毛泽东的猜忌。
四是,“捏造”。
林彪在《新华月报》的一张散页上写道:“他先为你捏造一个‘你的’意见,然后他来驳你的意见,并无,而捏造——老东的惯用手法,今后当注意他这一着。”
林彪时刻警惕陷入党内斗争旋涡。他深知,毛泽东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所以,他的选择不是对抗,而是被动自保。从“散记”中,可以看出林彪自保策略主要有三:
第一策是“拥”。
林彪写道:“终生不犯错误之法,得个拥××的称号。”“仿斯之于列、恩之于马、蒋之于孙”,“人工的、有意识的、主动的、正面的、去作出拥的表示。”
可以看出,林彪“高举”“紧跟”是有私心的。
第二策是“顺”。
林彪把“顺”“大顺”作为自保的“总诀”。林彪写道:“有个永远不犯错误的办法,就是不提不同主张,永远不会出乱子。”
林彪并不认为毛泽东的决策多么正确,他说“同意,非同意其事,乃同意其人”。
第三策是“默”。
林彪把“默”“大智若愚”作为一条行为准则。他写道:“国有道则言、国无道则默。”“你先说了东,他就偏说西,故当听他先说才可一致。”“莫性急、莫立即回答,迟几天无关系,等请示和商量后再回答,中宣部国庆节规定口号的教训不可重复。”
以上可以看出,林彪在毛泽东面前是非常谨小慎微的。
(《炎黄春秋》2014年第11期 李根清)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