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一个企业家朋友聊天,说起民企的艰难,感觉是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他的公司在好几个省市建了不少生物发电厂,按财政部规定,每向电网提供一度电,政府都会给予补贴,这种补贴不是中央财政拿钱,而是附加在电费中了,可是他的企业运营以来,各地财政拖欠的应付费高达20多亿,政府不是没钱,也没说不给,就是拖着,越拖越多,越多就越难收回,原来计划上市,但拖欠款如此严重,收入预期没有保证,更不敢扩大投资,只能压缩各项开支和裁员。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对民营经济的利好都是停留在口头上,提到民营经济,人们都知道对中国社会的56789,的贡献率,实际上民营经济的价值并不仅是贡献率,而是代表着市场化方向。庞大的国企可以通过投资拉动GDP数字,也可以通过“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垄断挤占民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甚至通过混改收编民企,但是,非市场化行为注定低效,更不可能有竞争驱动力。
过去十年对民企的打压折腾甚至洗劫,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生态环境,使得经济增速一路下滑,国进民退把民企逼进了死角,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靠负债支撑的国企虽然做大做强了,但对中国社会的贡献率并没有提升,按李稻葵的说法,国企的资产收益率还不够支付地方财政和国企的债务付息,王石对之所以对民企还保留信心,就认为民企的效率囯企是取代不了的,这是数十年改革开放和过去十年折腾,民企兴衰变迁中得到的深刻教训。
民营经济继续衰颓下去,中国经济终将被叠加的债务拖垮,不可能再现往日的辉煌。当然民营企业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硬伤,比如在劳动法的执行方面远不如国企和外企,但民企的营商环境最为恶劣,各种行政权力之手都可以伸向民企,使得民企普遍缺乏信心缺乏安全感,这才是民企劳资关系紧张的源头。
现在各路神仙都在呼吁中国经济转型,从投资型转消费型,靠消费来拉动内需增长,可是占就业市场份额最重的民企普遍陷入困境,没有就业没有收入,谁来消费?怎么转?貌似很懂经济的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中国急需提供四亿个工作岗位,只是他没有回答谁来提供!现实是残酷的,中国国企以民企两倍的总资产,仅提供了7%的就业岗位,民企提供了85%的就业岗位,这说明不是国企在干着民企不愿意干的不赚钱的行业,而是国企垄断了所有赚钱行业,民企干的多是不好赚钱的行业,而且还是以国企寻租的方式才能实现。
比如政府项目采购招标完全把民企排除在外,即使完全是民企在做,也只能是国企拿到项目,给民企一点汤水喝,国企拿着政府高额投资项目根本不作为,只是躺着抽取足额利润后才施舍转包给民企,而民企的收益只能依靠压榨劳动力成本,才能勉强维持生命,这就是中国的经济底色,市场化国家,国企只干那些民企不愿干的活,绝不会无序介入市场化竞争领域。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