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科普美国政治-法律基本知识——媒体、州议会与法院是怎么处理“选举舞弊”指控的?】2022年中期选举没有出现共和党预期的“红色浪潮”,就像2020年大选没有出现民主党预期的“蓝色浪潮”。2020年大选前后,川普在三条战线上指控“大选舞弊”。第一条战线是媒体,主要是借助“红色幻影”现象传播;第二条战线是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第三条战线是法院。本文讲述这三条战线上各自的战况。
一、红色幻影
2020年11月3日,大选投票结束,无数人彻夜不眠,等待结果。直到第二天黎明,大选结果仍然悬而未决,尤其是在威斯康辛、密歇根、宾夕法尼亚、乔治亚等争夺激烈的州,出现了选前专家预言的“红色幻影”(Red Mirage)现象。[1]因为选前民调中两位候选人差距很大,开票后却得票接近,迟迟不出结果,令很多人感到意外。直到大选后第四天,选举结果才水落石出。
何为“红色幻影”?2020年大选正值疫情蔓延,有数倍于往年的选民选择邮寄投票。选前几个月,拜登竞选团队和民主党鼓励选民邮寄投票或提前投票,川普阵营和一些共和党人则指责邮寄投票舞弊。根据NBC和《华尔街日报》的民调,邮寄投票和提前投票的选民中,61%支持拜登,35%支持川普。相反,川普的支持者大多在选举日投票。同一份民调显示,选举日投票的选民中有61%支持川普,32%支持拜登。
因为两党选民投票方式的差异,再加上各州投票和计票程序的差异,选举日公开计票以后,会出现候选人一边倒领先或落后的情况。如果川普一边倒领先,就被称为“红色幻影”——红色是美国政治中代表共和党的颜色;如果拜登一边倒领先,就被称为“蓝色幻影”——蓝色是美国政治中代表民主党的颜色。基于这种预估,民调专家警告媒体,不能因为哪位候选人在哪个州暂时大幅领先,就预测赢了那个州的选举。[2]
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州允许提前计票,在选举日前已经把收到的邮寄投票和提前投票清点统计完毕。因为拜登在这些选票中大幅领先,所以在投票站关闭后最初的计票过程中,先公布这些计票结果,拜登会大幅领先于川普,出现“蓝色幻影”。不过,等选举日当天的投票逐渐统计出来,因为川普在这些选票中大幅领先,所以会逐渐缩小跟拜登的差距,甚至赶超,“蓝色幻影”随之消失。
选举之夜,“蓝色幻影”首先出现在佛罗里达,然后出现在德克萨斯,都是昙花一现。选举日午夜前后,虽然计票尚未结束,从两位候选人的得票差距看,川普显然已经在这两个州获胜。
与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昙花一现的“蓝色幻影”不同,“红色幻影”来的快消失的慢。原因在于威斯康辛、密歇根、宾西法尼亚、乔治亚等几个争夺州不允许提前统计收到的邮寄选票,在选举日或选举日前一天才能开票、计票。所以,这些州首先统计出来的是选举日当天的投票结果,川普会暂时大幅领先。随着邮寄选票计票不断增加,拜登逐渐缩小跟川普的得票差距,进而赶超,形成类似龟兔赛跑的局面。各州收到的邮寄投票数量不同,从几十万张到几百万张不等,需要一天到几天的时间才能清点完毕。所以,“红色幻影”消失的相当缓慢,在威斯康辛持续了一天,在密歇根持续了两天,在宾夕法尼亚和乔治亚持续了四天。
选举之夜,“蓝色幻影”消失、“红色幻影”高潮,各州紧锣密鼓计票,双方胜负难分。午夜时分,川普发推称“我今晚要讲话。大赢!”随即在白宫发表讲话,称自己赢了选举,应该停止计票,指责邮寄选票存在舞弊行为。虽然川普的举动在美国大选历史上前所未有,但并不令人感到意外。[3]大选之前,很多人已经预料到这种场景:选举之夜,川普会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提前宣布胜利,要求停止计票,并指责选举舞弊。比如,民主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10月23日的NBC节目中预言,川普会在“红色幻影”中宣布胜利,并指责选举舞弊导致他败选。选举日后的几天,川普的行为应验了桑德斯参议员的预言。[4]
川普宣布胜利后,“红色幻影”首先在威斯康星州消失,点票基本完毕,拜登比川普多得2万余票,领先0.7%。然后,“红色幻影”在密西根州消失,拜登比川普多得14万多票,领先2.7%。选举日后第二天,川普在推特上宣布赢了密西根州,强调在宾夕法尼亚、乔治亚、北卡莱罗那领先。针对川普的言论,“联邦选举委员会”委员艾伦·温特劳伯指出,候选人自己说赢了哪个州没有用,按照美国的选举制度,各州的选举官员在计票完毕后才有权确定谁赢了。[5]
“红色幻影”持续最久的是宾夕法尼亚州和乔治亚州。直到选举日后的第三天,川普在宾夕法尼亚州仍然领先数万张票。但随着最后几十万张邮寄选票不断清点统计,两位候选人的差距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乔治亚州计票进入最后1%,拜登跟川普的差距只剩几千票。
在计票过程中,川普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他的支持者在有些州的计票站外示威。不过,这些示威者除了重复川普的话和根据道听途说来的小道消息指控选举舞弊外,并没有一致的诉求。在密西根州,因为计票越多,川普落后拜登的幅度就越大,所以示威者要求停止计票。在亚里桑那州,因为计票越多,川普落后拜登的差距就越小,所以示威者要求继续计票。
同时,川普阵营的律师在数州发起诉讼,或者对计票提出各种条件,或者要求废除一部分选票,但并没有获得法庭准许。在这种情况下,川普再度在白宫发表讲话,称他赢了威斯康辛、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和乔治亚,指控投票和计票欺诈又让他输了。美国的主要媒体,包括一直支持川普的福克斯新闻和《纽约邮报》,在报导中一致称川普的说法为“虛假指控”、“毫无根据地指责选举舞弊”。[6]到11月6日早晨,拜登在乔治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得票双双超过川普。对剩余选票的分析显示,拜登获得270张选举人票已经没有悬念。川普在连任竞选中落败。
2020年大选创造了美国百年来的投票率新高,虽然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肆虐的疫情和不认输的在任总统,但选举制度值得信赖,投票过程有条不紊,除了零星的个案,没有发生有组织的暴力、威胁选民的情况,更没有证据表明出现了有组织的投票舞弊或计票舞弊。
二、州议会
川普在几个争夺州得票落后,因为没有证据在法庭上支持选举舞弊的指控,他和支持者开始传播一种理论,即在拜登领先的争夺州,废除民选结果,让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指定选举人。11月20日,川普召集密西根州议会两院的共和党领袖去白宫,同时要求白宫官员向几个争夺州议会的共和党人施压,印证了人们的猜测——在选后诉讼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川普把希望寄托在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推翻民选结果上。现任总统公开干涉各州选举事务,在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有人甚至称之为“政变”。[7]那么,州议会能否推翻选民的投票结果,指定选举人呢?
简单讲,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中,只有在本州选民投票选举失败的情况下,州议会才能替选民指定选举人。美国《宪法》的确赋予各州“指定”选举人的权力,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各州应按照州议会规定的方式指定若干名选举人……”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指定选举人的权力在各州;第二,州议会确定选举人产生的方式。川普和支持者认为,既然《宪法》赋予了州议会确定选举人产生的方式,那么共和党州议会就有权指定支持川普的选举人。粗略地看,这么讲似乎有道理,但这种说法既经不起法理推敲,也与美国的政治传统不符。
按照《宪法》,各州议会有确定选举人产生方式的权力,这一点没有争议。事实上,各州议会早已行使过这种权力,即通过立法确立以选民投票的方式产生选举人——哪个党派的总统候选人得票多,州政府就授权哪个党派的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这等于说,州议会已经通过立法把州政府指定选举人的权力让度给选民。如果州议会的多数党推翻本州的民选结果,指定拥护本党的选举人,无疑违反了州议会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此,亚里桑那州众议院共和党议长拉斯迪·鲍尔斯(Rusty Bowers)指出:“在没有选举舞弊的情况下——目前没听说过有,我没看到有必要讨论改变选举人产生的方式——法律规定,选举人必须按照民选结果产生。”[8]
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支持亚里桑那州众议院议长的说法。2000年大选,最高法院在“小布什诉戈尔案”中强调,怎么推出选举人是各州议会的《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权力,但是必须按照已经通过的法律来做,不能在选举过程中或选完了再改法律——不但州议会不能改,法院也不能通过司法判决替州议会改。[9]
除了亚里桑那州,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和威斯康星州的议会共和党领袖也表示,不会违反本州议会制定的法律,越俎代庖替选民指定选举人。在美国历史上,州议会立法把选举人产生过程民选化之后,没有发生过违反民意指定选举人的事件,这种做法在当今美国更没有民意基础。即便有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推翻民选结果,指定拥护川普的选举人,也会在司法诉讼中被法院推翻。按照“小布什诉戈尔案”确立的法律原则,各州不能违反自己制定的法律,更不能在投票结束后改选举法律。
从理论上讲,只有选民投票选举失败了,州议会才可以抛开民选结果,指定选举人。怎么才算选举失败呢?人们能够设想的选举失败无非有三种情况:一是选举无法举行;二是两位候选人得票相同或过于接近,分不出胜负;三是存在大面积选举舞弊,选举结果不可靠。2020年大选,显然不存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川普和支持者就在第三种情况上做文章,在媒体上散布阴谋论,指控大规模选举舞弊。但是,各州没有发现有组织的选举舞弊行为,国土安全部负责选举安全的官员甚至称这次大选为史上最安全的选举。12月1日,川普任命的司法部长巴尔公开确认,联邦检察官没有发现证据,表明大选中发生过足以改变选举结果的舞弊。
川普和支持者在各州提起的诉讼也不支持选举舞弊的说法。比如,11月18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起诉讼中,川普阵营的律师跟被告律师签署了一份“联合约定书”,明确讲原告没有指控、也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投票舞弊、投票不轨、投票不当行为或非法影响投票。“联合约定书”一般用来在开庭前双方律师澄清基本事实,以避免在庭辩中再辩论双方没有争议的事实问题。川普阵营的律师和被告律师的“联合约定书”等于以法庭文件的方式反驳了川普的选举舞弊指控。[10]
第二天,宾州法院做出宣判。判决书引用“联合约定书”中原告和被告律师的共识,指出双方一致同意,有争议的选票不涉及欺诈、不轨、不当和不法行为。在不存在舞弊的情况下,原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无投票资格的人投了票。法院驳回起诉,责令县政府按既定规则计票。那是川普阵营输的第31起选后诉讼。[11]
川普和支持者在媒体上可以凭道听途说和谣言指控选举舞弊,但在法庭上必须有证据才能赢诉讼。如果川普阵营指控有假选票,提起诉讼,举证责任在原告,不在被告,更不在法官。如果原告有一张假选票的证据,不能证明有两张假选票,更不能因此推翻全州的选举结果。在法院、联邦检察官、州执法当局都没有发现舞弊证据的情况下,州议会没有宣布选举失败的依据。
三、朱利亚尼:“这不是舞弊案”
川普阵营的选后诉讼被很多法律界人士称为“滥诉”,其中涉及诸多触碰法律和律师职业红线的问题,给代理律师造成职业伦理难题。一些律师不得不退出代理。
宾夕法尼亚州联邦地区法院有一起涉及“第十四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的诉讼,是川普阵营选后发起的主要诉讼案之一。开庭前,几位川普阵营的律师先后终止代理。川普的私人律师鲁迪·朱利亚尼(Rudy Giuliani)仓促上阵,前往宾夕法尼亚出庭。在法庭上,朱利亚尼慷慨陈词,指责宾州的邮寄选票存在大规模舞弊。被告律师指出,原告的诉状中没有舞弊指控,要求他根据诉状陈述指控,不能临时增加诉状上没有的罪名。
这起诉讼依据《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指控宾州政府允许各县自己改正某些邮寄选票的瑕疵,有些县改正了,有些县没有改正,违反了“平等保护”条款。联邦法院审理政府违宪有三种司法审核标准。一是“严格审查”(strict scrutiny),二是“中度审查”(intermediate scrutiny), 三是“合理基础审查”(rational basis review)。“平等保护”条款的诉讼一般适用“严格审查”标准。这也是联邦法院最严厉的司法审核标准。朱利亚尼陈述完毕,法官问他,法庭到底应该用哪一种审核标准?他回答“正常的那种”(the normal one)——那是一种法律上不存在的司法审核标准。[12]
在法官追问下,朱利亚尼当庭承认:“这不是舞弊案。”早在11月12日,川普阵营的律师在亚里桑那州法庭上也说出同样的话:"这不是舞弊案。”并在第二天主动撤诉。在宾夕法尼亚这起诉讼中,朱利亚尼的开场陈述指控邮寄选票舞弊,后来又说“这不是舞弊案”,等于同一场法庭听证中先后出现了两个朱利亚尼——说“这不是舞弊案”的朱利亚尼反驳说宾州邮寄选票“大规模舞弊”的朱利亚尼。[13]休庭前,法官问朱利亚尼:“归根到底,你是要求本庭废除680万张选票,从而剥夺每个宾夕法尼亚选民的投票权。你告诉我,法律怎么把这种结果正当化?”[14]
朱利亚尼对法官说,没有680万张那么多,只要求法庭废除费城和匹兹堡的68万张选票,因为没有共和党观察员监票。法官提醒他,本案的前任律师已经从诉状中删除了那项指控,问他是不是要重新加上那项指控?朱利亚尼说,他打算再把那项指控加回去。此前,本案律师之所以删除诉状中“没有观察员有效监票”的指控,是因为证据显示每个计票现场都有充足的共和党观察员监票。[15]
听审结束后,朱利亚尼向媒体披露,如果输了官司,他会一直上诉到最高法院,期望保守法官占多数的最高法院判决,阻止宾夕法尼亚州务卿核准选举结果,由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指定选举人。不过,直到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职,朱利亚尼仍然没有将本案上诉到最高法院,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也没有按照他的期望指定选举人。
大选之前,宾夕法尼亚州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吉克·考曼(Jake Corman)和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利·贝宁豪夫(Kerry Benninghoff)曾联合在当地报纸发文“宾州议会不参预总统大选的决定”,澄清州议会的立场:“我们曾反复讲,在此很高兴再重复一遍: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现在不参与,将来也不会参与选择本州的选举人,或决定本州的总统大选结果……宾夕法尼亚州法律白纸黑字写着,选举人只能由本州选民投票选举产生。”[16]大选之后,宾州议会两院的共和党领袖重申,他们坚持选前文章中的立场,遵守宾州法律,不干涉选举人的产生和选举结果。
临近各州认证选举结果,川普增加了向各州议会施压的力度。但在他跟拜登得票差距悬殊、选举结果明朗的情况下,川普的努力不免流于徒劳。各州共和党议会领袖不可能为支持输掉了选举的本党总统违反法律,把自己的政治声誉和事业前景当儿戏。面对川普的压力,亚里桑那众议院共和党议长拉斯迪·鲍尔斯专门致信共和党议员,说他把票投给了川普总统,但法律就是法律,议会不能违背选民的意志:“我想长话短说——我入职的时候宣誓效忠美国宪法、亚里桑那州宪法和法律……”[17]
川普做最后的努力向各州共和党议会施压,各州的共和党议会也在努力抵抗这种压力。正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教授爱德华·弗雷(Edward Foley)所说,川普把这当成策略,“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属于幻想的世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