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觉得这个视频做得极好,除了对人性、战争的思考之外,最初几秒的科技插画式演绎可谓十分精妙。
原子弹的核心原理很简明:把重核元素(如铀-235或钚-239)的量聚集到足够大之后,链式反应促发、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个足够大的量,就临界质量。
但和几乎所有其他科技难题一样,难就难在微妙平衡的掌握:你不仅要确保必要时迅速达到临界,又要保证不需要时避免走火自行发生链式反应,这在当时,超难。
于是美国,在曼哈顿计划中发展了两种基本设计理念:枪式装置和内爆式装置。其中枪式装置的设计相对简单,通过特制的『炮』瞬间将一块次临界质量的铀-235推向另一块、合二为一,超过临界质量,引发链式反应。这种方法适用于铀-235,因为它的自发裂变率低,容易控制。
1945年8月6日,在广岛投下的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使用的就是枪式原理→它使用内部特制的炮将一块铀-235以极高速度射向另一块铀-235,两块铀在撞击时完美合并,迅速达到临界质量并引发爆炸,引发了广岛的毁灭。
但须知,小男孩的设计效率相对后来的原子弹而言是很差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枪式装置需要耗费大量的铀-235,这种材料的获取和提纯极端昂贵,也只有美国这样的国家在那个时间点上可以那样玩。其次,在这样的设计下,大量『核火药』会在达到临界之前就被反应释放的能量吹飞,并不会去参与核裂变反应,材料浪费极大。
幸亏如此。如若不然,若采用的是后来用于钚弹那样高效得多的、能将昂贵至极的核火药物尽其用的内爆式原子弹的话,即便火药量完全不变,
广岛的地狱还可能再下坠好几个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