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吃人文化,决定了我们绝对不搞、也搞不成分餐制:你不信,就先去山东酒桌吃一席再来反驳我。现在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出就餐,我特别希望实行分餐制,有的人肯定会说我矫情,但不知为什么,这两年这个愿望就特别强烈,我对出去大家围在一起夹一个菜,已经到了惊恐的地步。在家里提出过几次,都被领导以不利于家庭就餐气氛而否决,不拥有决定权的我就彻底弃权了。
在外会餐,中餐馆除了面店可以尝试分餐,其他大锅菜,如果进行分餐,大家肯定是以看待怪物的眼神看着我,所以也无法实行。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不搞分餐制?为什么搞不成分餐制?
我思索良久,答案只能出在我们的就餐等级文化,是中国餐饮等级文化,从源头上就排除了体现个体独立性的分餐制。
首先,我们的餐桌座位,是中国身份等级最严格最鲜明体现,读到这里,如果有人要反驳,就先到山东去溜达一圈回来再说。
山东的餐桌座位安排,其主次分明、任务分明、作用分明到丧心病狂的地步,我在山东的餐桌上,简直是如坐针毡,因为根本不是吃饭,而是八小时之外继续搞人情世故,不累吗?都累,没有一个不说累,但明天又继续下一桌。
依照身份等级划定的就餐座位,对应的,就是就餐夹菜顺序的身份对应。职场领导不动筷子,其他人只能干等,哪怕你饥肠辘辘。家中长辈不开口,其他人只能坐等。
然后就是用餐,领导和长辈,拥有夹菜优先权,这种优先权,反过来就是再次标注身份的特殊。因此一盘菜,大家都是按照身份等级来先后顺序夹菜,因为座位就是按照等级排序的,低阶位的人,不可能站起来,跨过几个座位先去吃。
这就是合餐制的奥妙所在,优先保证高阶位的人先吃,先吃好,先吃饱。今天中国迈过了饥饿时代,合餐制对于饥饿的作用看不出来,但如果在大跃进时代,搞人民公社大食堂,从没听说过村干部饿死的。
所以我们绝不会搞分餐制,因为分餐制如果再进行身份等级的分配,把好的,多的优先给领导长辈,如此赤裸裸的特权安排,领导肯定不喜欢,因为这会让领导觉得有损自己的德性。
但是,如果以公平平等的原则进行分餐,大家都一样无论什么食材,按人头均分,我们肯定会坚决反对,因为这体现不出身份等级对用餐的优先拥有权,所以特权阶层绝不会搞公平公正的分餐制。
那怎么办才好?既能保证领导长辈们,先吃,吃到好的,又不能有损他们的德性?
当然是合餐制。
你看,当你把好的,多的食材,自动、自觉的,优先送到领导和长辈面前时,他们还会非常谦让的推辞一番,嘴上还非常温暖的说,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没有分别,大家一起吃……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