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扯个闲篇吧,有朋友聊起说海外高华鸡娃之风盛行,还翻出一篇“名词解释”为据,看得我差点一口盐汽水喷手机上——还好这边木有盐汽水。
很多人说华人爱鸡娃是文化差异,但从伤害链和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你可以捋出另外一条线索:
一个长期生活在伤害链环境中的人,对等级地位是极度敏感的,对由底层向上攀爬这种事,是极为热衷的。
这很自然,因为在伤害链的等级结构里,每个层级的下级,都处于任上层践踏,连自卫的权利都没有的失权状态。每个人避免被践踏的唯一办法,就是向上攀爬。
而平时的被践踏还是轻的,在真正生死攸关的时刻,下级是要被上级抛出去当肉盾,宰杀了当储备粮的。
伤害链,就是一条以一层层的特权和一层层的失权相扣的政治食物链。
生活在伤害链规则中的人,想要“求安全”,只能“努力上进”,但这样的“努力上进”,意味着你只能通过追求践踏他人的特权,来避免自己被践踏——而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为了获得上级的信任,你难免要以捧上踩下为手段,你难免渐渐被这样的环境塑造成一个习惯于吹捧逢迎上级、侮辱凌虐下级的人。
中国有句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话看似重视知识,但实际上,它的原意,是否定一切“读圣贤书、为天子门生”之外的阶层上升通道的价值。而在华人圈对它的误用中,它也否定了一切在华人眼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职业路径的价值。
是的,产业链原本没有森严的等级差距,但在鸡娃的华人家长眼中,没有等级也要平空给你造出等级。
职业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也就是在产业链中居于对标于伤害链高位的位置,华人家长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操碎了心。
卷!
在一个没有清晰明确等级阶梯的环境里,习惯了伤害链逻辑的家长们比活在等级社会时还要惶恐,还要缺乏安全感,生怕一个不小心,走错一步,孩子就掉进了哪个北美潜规则陷阱,从此万劫不复。
所以,卷学校,先卷幼儿园再卷兴趣班,小学中学卷私立,卷夏令营,大学爬藤,然后卷专业,进大厂,一路拼杀,誓要成为“欧美主流社会”的精英。
然后卷到终极,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好臣子,做欧美老板的好下属。
华人家长们把对孩子的爱和强烈的安全焦虑,转化成了鸡娃的热情,也转化成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
他们成功了,许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了名校,督促着孩子踏上了收入稳定的白领职业道路。
但他们也失败了。
他们不知道在产业链中寻求稳定的关键,是“找到最适合”,他们更不知道在产业链逻辑中成为卓越的关键,是“让世界发现你的独特”。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超额利润只存在于对创新的保护期内,也就是发明者还能依靠专利避免模仿者直接抄袭,或是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有意模仿者暂时还无法成功抄袭的时期。
企业保持超额利润的不二法门,是在自己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令持续的创新形成技术壁垒,令模仿者追赶的难度不断攀升。
不论是企业还是产品,想在产业链逻辑中保持优势地位,需要的都不是“和大家一样”,正相反,是“和大家不同”,是向世界提供只有你才能提供的,但又为人们所认可、所需要的不同。
产业链逻辑就是这样用对超额利润的追求鼓励了创新。
而人呢?如果你把自己视为一个产品,你在产业链逻辑中,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凭什么占据优势?
凭你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凭你的独特。
但你的独特能从哪里来?
从家长为了鸡娃不断压制你的个性,不断逼迫你服从,把你驯化成了一个听话乖巧,完全标准化的好孩子中来吗?
产业链逻辑只奖励那些最有创造力的人。
但创造力需要的,是一种不害怕失败、不墨守成规的心态。是一种与强烈的安全焦虑正好相反的心态。
和等级森严的伤害链不同,产业链在等级落差上几乎是完全平坦的。
最低端的体力工人,在社会地位上与最高端的技术人员没有区别——因为他们能提供的服务在重要性上的差别,是体现在薪水里的。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在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只有“钱没给够”的职位才需要额外获得薪水之外的荣誉认证。
如果说产业链也有等级,如果勉强要把产业链分出等级,那么,创造者和模仿者,独特者和千篇一律者,就是产业链的“高端”和“低端”。
而可怜的华人家长,在拼命鸡娃,试图把孩子嵌到他们幻想中的产业链高端位置中时,实际上放弃掉的,正是孩子成为创造者的希望。
在深受伤害链逻辑影响的华人家长眼中,这个广阔的世界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片地方是安全的,就是他们已知的小圈子、小角落。
就是那么几条职业路径,那么几种人生的可能性。
家长们想方设法的让孩子能“扮演”精英,却并没有让他们真的成为精英,并不敢让孩子成为真正能放眼世界,关注全局,跳出条条框框,冒险探索未知的人。
而且越是“高华”,越是如此。🤷♀️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