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jefflijun 老师的推谈谈我对海外华人是否被歧视的一些个人体会。
个人工作居住超过2年的国家和地区有6个,三个月以上短期差旅有10多个,商务及个人旅行国家三四十个。
最主要经历的都在欧美。
这么多年的感觉,欧美反歧视是一种政治正确,在工作场合哪怕是一个不恰当的玩笑都可能被HR警告,没有员工或者老板敢越雷池半步。
之前在欧洲的一家公司,两个好朋友,一个白人,一个印裔,因为白人拿印裔的民俗开玩笑被HR听见被警告,差点丢了饭碗。印裔当事人都没觉得被冒犯。
美国公司更不用说,办公室里如果有任何种族相关的不当言论被录音就可能是法律诉讼和巨额赔偿。所以在公司里很少会遇到种族歧视。
在生活中我个人遇到过两次歧视,很多年前一次在英国拿号排队,叫号的两三次没有叫我而叫后面的人,直到我找对方交涉要求见对方经理。
还有一次在意大利,在餐厅因为不会说意大利话被白眼。
我的感觉是,欧美大部分地方,特别差的低收入的区,离正常商业活动比较远的地方,比较容易受到歧视。这更多的只和对方个人素质有关。
当然我可能比较幸运,不代表华人就都没有遇到歧视,疫情期间就有朋友就曾在西岸某大城市市区被骂“中国病毒”。
我也的确在疫情期间担心过小孩在学校会不会被歧视,当然后来证明担心是多余的,学校非常注重反歧视教育。了解一下美国中小学的阅读书单,就知道了。(贴图是美国高中生阅读书单)。其中包括很多反歧视著作,如:《杀死那只知更鸟》,《看不见的人》,《最蓝的眼睛》等等。
反歧视是一个需要持续争取的人权,华人需要勇于为自己发声。参与本地社区社团活动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
因为参与了一些当地社团,在过去两三年,我参与过针对歧视问题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规模越大,越能影响本地政治生态,有利于更多的反歧视的法律和政策推行。
在此期间,作为少数族裔,我发现其他少数族裔社团很容易就反歧视产生共鸣,因此一般有类似活动都愿意参与。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LGBTQ社团,他们对歧视特别敏感,因此对这样的活动也特别热心,他们几乎总是支持弱势群体,而且也特别愿意慷慨解囊支持各种活动。
最后总结一下,在欧美大部分国家,没有人知道或者关心你是“润”出来的,在街头或者社会各个场合,你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
尤其在美国,除了少数原住民,谁自己或者祖上,不是“润”过来的呢?
https://t.co/q37eVfnsKt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